纺织布料抗菌测试介绍
纺织布料抗菌测试简介
前言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已实现卫生整理纺织品的工业化生产,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抗菌防臭纺织品进入了比较快的发展阶段。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抗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出现便风靡全球,现已形成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巨额销售量。在日本,80%以上的袜子、内衣等都为抗菌纺织品,其在抗菌加工产品领域中的市场占有率还在继续扩大。
然而,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定,由于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客户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
测试介绍
抗菌纺织品的最首要的功能指标是抗菌性。测验抗菌性时,需求培养基浓度、温湿度、pH值及实验时刻与穿衣条件相一致,实验仪器应为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且对任何形状的纺织资料都能测验。抗菌性的测验办法中,开展较早的是日本和美国,最有代表性且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的AATCC实验法100和日本的工业规范。国内运用较多的评估办法一般都是参照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规范和日本JAFET(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协议会)同意的”SEK”象征认证规范的办法。中国于1992年公布了纺织行业规范FZ/T01021-1992《织物抗菌功能实验办法》,1996年公布了国家规范GB15979-2002《一次性运用卫生用品卫生规范》。可是抗菌功能评估的办法和规范还远末作到体系、一致、规范,尤其是抗菌纺织品的功能评估和商品规范在中国还有许多问题不明确,只能做到简略的定性检查。
测试菌种介绍
包含细菌和真菌。在细菌中首要用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葡球菌、无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在真菌中首要用霉菌(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绿色木霉、球毛壳霉、宛氏拟青霉、腊叶芽枝霉)和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癣菌、紫色癣菌、铁锈色小抱子菌、袍子丝菌、白色念珠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致病菌,可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无穷芽胞杆菌是芽胞类细菌中多见的致病菌;枯草杆菌易构成芽胞,抵抗力强,可作为芽胞菌的代表。大肠杆菌散布适当广泛,巳作为一般的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性菌种用于各种实验。黄曲霉、球毛壳霉作为规则的防霉实验用菌种,已列入中国国家规范(GB2423.16-81),其它一些所挑选的霉菌,则是腐蚀纺织品或高分子资料的多见霉菌。白色念珠菌是人体肌肤粘膜多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具真菌的特性,菌落活像细菌而不是细菌又不同于霉菌,因具有活像细菌的菌落,易于计数观察,常作为真菌的代表。
因而,为查核抗菌纺织品是不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较合理的挑选是按必定的比例,将有代表性的菌种配成混合菌种用于检查。当前大多数抗菌商品的抗菌功能,通常仅挑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代表。但实际上仅用这二种菌来代表织物的抗菌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抗菌_防霉资讯
TAG:   纺织抗菌测试
- 上一条抗菌剂三大分类特点及说明
- 下一条纳米银抗菌剂市场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