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抗菌防霉工艺
一般的纺织品对菌体没有抑制和灭杀作用,常被认为是滋养微生物的良好媒介。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养分下,微生物能够迅速生长并繁殖,而多孔性纺织品极易吸收人体汗腺和脾腺分泌的排泄物,恰好为微生物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因而某种程度上,纺织品可以说是微生物的支持者。
微生物在纺织品上的生长引起的主要问题是卫生和对织物的损坏。会使织物产生污点和褪色 (如窗帘和帐篷上的霉斑);或通过织物本身的降解 (某些细菌靠纺织品上的整理剂生存,某些真菌食用棉或胶乳 ) ,而引起织物的损坏。此外,微生物分解人体分泌物所产生的氨等异味物质,给人体造成了极大地不适感。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非常必要。
抗菌织物的加工方法
目前抗菌织物主要由两种方法制得: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制成各类织物和将织物用抗菌整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比较而言,前者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但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抗菌纤维的生产较为不易,对抗菌剂要求高;而后者加工处理较为简单,但生产三废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持久性较差。
1抗菌纤维
可采用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复合纺丝及把抗菌剂添加到纺丝液中纺出纤维的方法制取抗菌纤维。
物理改性技术 使抗菌剂渗入纤维表面较深部位。如开发表面粗糙化和微孔化的纤维,在后整理时有利于抗菌剂渗入纤维表层以下。还可以在纺丝过程中把抗菌剂添加到纺丝油剂中,在纤维的冷凝收缩和牵伸收缩时能包容在表层以下的部位。
化学改性技术 将抗菌基团接枝到纤维表面的反应基上。对于不具备反应基的物质要引入反应基,使纤维具备化学改性的条件。
纺丝液中添加抗菌剂 这是开发抗菌纤维的主要手段。一般采用无机抗菌剂多用熔融纺丝法,采用有机抗菌剂多用溶液纺丝法。
复合纺丝 对于芯鞘纤维,抗菌剂可以只添加到鞘层中,这不仅节省原料,而且有利于保持纤维的基本性能。对于并列纤维,添有抗菌剂的聚合物可以作为并列的一个成分。
2后整理加工法
一、浸轧法将织物用抗菌剂溶液浸轧,当焙烘时或用其他方法蒸发时,纤维上形成一层不溶物或微溶物;或将抗菌剂与树脂混合配成乳液,放入织物充分浸渍,再通过轧、烘,使含有抗菌剂的树脂附着于织物表面。如以烷基或烷基酚聚乙烯醚为乳化剂,氯化石蜡为助剂对氯代二苯醚类抗菌物质进行乳化制成的抗菌整理剂就属此类。常用的抗菌整理剂还包括有机硅季胺盐类、双胍类有机含氮化合物,季胺盐系加交联剂以及二苯醚类、呋喃药类、磺胺药类、咪唑系及噻唑系杂环抗菌药物加交联剂所组成的抗菌整理剂等。
二、浸渍法将织物用抗菌剂溶液浸渍一定时间后,脱水烘干、烘焙处理得抗菌织物。这种方法要求抗菌剂与纤维有较强的吸附力,抗菌剂在较低的浓度即能被织物吸净。常用抗菌剂包括有机硅季胺盐系及双胍类有机含氮化合物等。
抗菌_防霉资讯
- 上一条无机抗菌剂种类说明及抗菌机理
- 下一条木材除霉剂的特点